| 
	
		| 主題:葉芳美老師的聽辨訓練步驟 |  
		| 發生時間:2010.02.26 04:25 AM |  
		| 
		  發表人:murphy
 | 發表內容: 關於注音符號的聽辨
 
 正常孩子學注音符號都是透過聲音, 
 拼音是透過操作,和有趣的兒歌念讀來的. 
 進一步還要能達到聽寫單音, 再者利用注音符號表達例如:寫日記,小紙條等等 
 
 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,不同的是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做注音符號的聽辨 
 
 葉老師的聽辨訓練說明 
 1.聽辨訓練一開始先訓練叫孩子的名字(這個部份的技巧先不說明) 
 2.然後是生活中常見的聲音,確定孩子能夠分辨並記錄 
 生活中有許\多聲音例如沖馬桶聲音,水龍頭水沒關,水壺燒開水,電話,門鈴.. 
 2.再來訓練媽媽自己製造的四組人聲錄音帶) 
 第一組十種人聲 打噴嚏 咳嗽 哭哭 笑哈哈 唱歌 噓聲 打哈欠 聞聞看 生氣 哦
 
 第二組物理性聲音 
 敲紙盒 奶瓶搖水 敲鈴鼓 口琴 鬧鐘 哨子 響板 撕紙 鑰匙 沙鼓 
 第三組十種交通工具的聲音,
 
 摩托車 腳踏車 汽車 船 火車 救護車 消防車 警車 飛機 垃圾車 
 第四組十種動物的叫聲
 
 牛 小豬 獅子 小鳥 小狗 貓 鴨 羊 雞 老鼠 
 
 四組聲音都要做圖卡,和媽媽製作錄音帶 
 因為媽媽的聲音是孩子最容易分辨的.四組聲音分開做,最後要混合做喔! 
 等這個階段做完之後,緊接著要開始做信誼的耳聰目明 
 信誼那套也有四組,有些聲音對孩子會有點困難 
 記得要幫助孩子找線索,例如走路聲和關門聲有什麼差異 
 提升孩子聽得敏感度.最後可以的話也要分開做和四組混合測驗 
 
 其他環境音也都要繼續做 (下面是阿樂語言年齡18週的紀錄)
 
 反應很好: 電話 門鈴 垃圾車的音樂聲 炒菜聲 關門聲
 
 大概懂:
 腳步聲 切菜聲 放水聲(提醒且3公尺內)
 
 水壺燒開聲(提醒且3公尺內) 
 洗衣機脫水聲(4公尺可以聽得到 
 完全不懂:
 塑膠袋(給的比較少)
 
 
 
 做完這些接下來就借助注音符號繼續訓練聽力 
 (A):37個注音符號聽辨完成後 
 
 (B):接下去做結合音的聽辨總共22個 
 ㄨㄣ,ㄨㄚ,ㄨㄞ,ㄨㄢ,ㄨㄤ….ㄧㄛ,ㄧㄞ,ㄧㄢ…ㄩㄣ,ㄩㄢ.. 
 
 (C):做完之後再做結合音聽辨(全部的結合音有三百多個) 
 (a).先從ㄅ開始.:ㄅㄚㄅㄛㄅㄜㄅㄞ…. 
 做完做ㄆ,依此類推.這個部分會訓練到孩子看注音符號的速度 
 屬於直接拼音法,看到這個注音符號拼音就可以直接念出來. 
 因為每個音相似度不高所以容易聽辨 
 
 (b).最後是最難的聽辨 
 是一開始ㄅㄧㄆㄧㄇㄧㄉㄧ.. 
 再來ㄅㄨㄆㄨㄇㄨㄈㄨ…. 
 就是韻母固定,聲母改變 
 
 上面得聽辨都要配合字卡,每天拿出來做. 
 結合音聽辨總共有三百多個 
 孩子每個音都可以聽得出來,對發音有極大的幫助, 
 因為矯正口型是一時的, 訓練聽力她才能監聽自己說話有沒有跑掉.. 
 我們總共花了四年才做完全部,因為很多時候都卡在助聽器功\能有限 
 以上教學經驗跟大家分享,大家加油喔! 
 
 阿樂媽媽筆 |  
		|  |  
		|  |  
		|  |  
		| 
	
		| 回覆主題: 分享識字過程I | 帳號: jimmychen | 日期:  2011.06.02 04:22 PM |  
		| 
			
				|  | 內容 其實這年紀的孩子都是用圖像記憶,文字對他來說也是一種\"圖畫\",
 經常看就會記得住,引發興趣之後會不斷自我複習,久了就會記得牢~
 我並沒有像杜曼博士倡導用\"閃卡\"來教學文字,
 (倒是在小米奇很小的時候閃過動植物,交通工具,生活用品...等圖卡)
 而是落實關掉電視,每日持續親子共讀繪本,
 從繪本的書名及大標題指字開始,
 漸漸讓小米奇知道有\"文字\"這回事,
 慢慢的他就識得一些簡單的字了~~ex:大,小,木,子...
 
 文字可以在遊戲中慢慢給予,
 例如孩子畫了一張圖,媽媽可以問問他畫的是什麼,
 然後在旁邊幫忙寫上註解,或是這張圖想表達的故事~~
 我們家的牆上還貼著小米奇三歲多時畫的一張圖,
 上面有很可愛的筆觸,
 媽咪在圖畫一旁的註解就是:
 小米奇和媽媽爸爸去美麗華畫畫,祝媽媽母親節快樂!
 而小米奇每天看著自己的圖畫,念著背起來的句子,無形中這些字也就認得了~
 
 大約近四歲,因為托兒所有\"每週識一字\"的作業,
 我們才開始了比較有系統的識字方式,
 如此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,小米奇的識字量有了跳躍性的成長~
 我們採用的方式是找出跟文字相關的詞彙一起來認,
 這樣不但可以玩親子動動腦,從既有的詞彙庫知道該文字的模樣
 (孩子會越來越想知道自己會的詞要怎麼寫),
 還可以藉此學習新的詞彙,像是成語~
 
 ex:學習\"井\",我們延伸學習\"井水,一口井,半邊井,井井有條,井底之蛙\",
 可以說說井水的意思,井的單位詞,再說半邊井的長相(在鹿港),解釋成語...等.
 除此之外,媽咪會寫了一段文字讓小米奇學習:
 古時候的人沒有自來水,於是想了一個辦法,在地上挖了一個洞,地底下的水就是井水,要用水的時候就把水桶放下去撈水起來使用。比較起來,現在的我們用水真是太方便了。
 
 如此可以學習更多的句型,識字也變成有意義的延伸。
 ~ 米奇媽 |  |  
 
	
		| 回覆主題: 分享識字過程II | 帳號: jimmychen | 日期:  2011.06.02 04:24 PM |  
		| 
			
				|  | 內容 About 注音符號的學習~ 
 首先當然是從認識37個符號開始,
 仿間有許\多可用的教具,
 像是ㄅㄆㄇ掛圖,念謠,習字本,ㄅㄆㄇ磁鐵等,可以視孩子的學習狀況慢慢添購~
 重點是,在使用這些教具需要添加一些樂趣,
 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可以很快熟悉37個符號~
 
 小米奇在兩歲多時,雅文的老師介紹了一套好書--大家來學ㄅㄆㄇ/信誼出版社,
 透過念謠的方式讓孩子開心的唱唸,開始引發對注音的興趣~
 另外,ㄅㄆㄇ掛圖我們家牆上貼了兩幅,
 在小米奇晚上喝睡前奶時,媽咪就一邊唸ㄅ-布丁,ㄆ-螃蟹,ㄇ-麵包...ㄦ-兒童,
 聽久了小米奇也可以自己指著掛圖唸完37個符號及詞彙~~
 
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,
 大約小米奇三歲多,我們用ㄅㄆㄇ磁鐵玩\"找一找\"的遊戲,
 將一堆磁鐵散落地上,由媽咪說,孩子找出該符號,
 然後角色互換讓孩子當老師,
 藉此可確認對符號是不是真的很熟悉而不是依序去背誦而已~
 等到37個符號真的熟悉了,
 可以提示去看繪本文字旁的注音,都是由37個符號組成的,
 然後示範拼音,ex:ㄇㄚ媽,ㄅㄚˋ爸,
 先從最簡單的二拼開始,
 然後講一個句子,將句子的每個字拼給他聽~
 ex:ㄇㄚ媽 ㄇㄚ媽 ㄏㄠˇ好 ㄞˋ愛 ㄋㄧˇ你
 
 這時孩子會很有興趣的亂拼亂講,
 我還記得當時小米奇胡亂說一些ex:ㄅㄨ逼,ㄊㄚ衣,
 雖然是注音符號的亂組合,但是玩得很開心呢~~
 媽咪我每天就帶他拼個幾個音(從他會的文字開始進入更能引發興趣),
 漸漸的小米奇就開竅了,開始會正確拼音了,
 加上這時國字也認識不少,
 於是慢慢進入下一階段--
 \"從會的國字去認識其注音拼音,遇到不會的國字,從注音拼音來試著唸認國字\",這樣由國字對照拼音,拼音對照國字的交互學習,
 小米奇開始了自學階段,不管是識字或是拼音都能更快速更穩固,
 尤其是當孩子發現以前媽媽念過的繪本,
 因為可以自己看懂內容,能自己整本念完而信心大增,就會越發越有興趣~
 
 除了繪本,我要分享另一個很棒的\"識字書\",那就是\"兒歌童謠\",
 記得當時小米奇已經開始不斷的自讀繪本文字,
 把拔擔心有些繪本的字太小(說實在的,現在很多繪本的設計都是父母唸文字,小孩看圖,所以字都偏小,更何況文字旁的注音了),
 加上我想要多給小米奇一些音樂的刺激,
 找到了這本--只要我長大歡樂兒歌/世一出版,
 不僅字大,每首兒歌都是媽咪小時候學過的,
 沒想到這樣的因緣際會,竟然讓小米奇的識字彙量提升更快速~~
 
 唱歌對聽損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,
 尤其是要唱在正確的旋律音階上,更是需要不斷練習,
 不過,先不管是否唱得好聽正確,
 從小米奇每天開心唱歌的神情,就知道音樂帶給他的是莫大的歡樂~~
 兒歌輕快的節奏讓孩子很快就能朗朗上口,
 看著歌詞來識字就更加快速,
 此外,媽咪會解釋歌詞的詞意,這樣孩子從歌詞中能累積更多的新詞,
 重點是,這樣的學習過程是開心快樂,而且沒有壓力的~~
 
 舉例:
 西風的話
 
 去年我回來,
 你們剛穿新棉袍,
 今年我來看你們,
 你們變胖又變高,
 你們可記得,
 池裡荷花變蓮蓬,
 花少不愁沒顏色,
 我把樹葉都染紅。
 
 從這首歌,小米奇學到的新詞有\"棉袍,蓮蓬,愁=憂愁擔心,染=塗\"
 然後,媽咪請小米奇想一想,
 這首歌是在描述什麼季節呢?
 提示:穿棉袍,荷花變蓮蓬,花變少顏色變少,樹葉變紅
 所以答案就是秋天嚕~
 那麼秋天開始吹什麼風? 西風,
 那冬天就從西北風轉為吹北風...
 因為小米奇超愛問問題(相信這年紀的孩子都是)
 所以接著我們又聊了一些季節變化~~
 
 這本童謠共42首,不用幾個月裡面的歌曲都唱熟了,文字也都認熟了呢~
 (所以累積的字彙量究竟有多少,媽咪已經無法估算了~)
 最近媽咪又買了另一本童謠--火車快飛/幼福出版,
 媽咪都還沒教唱,小米奇就迫不及待的翻開自己試唸...
 
 所以,這樣的好方法實在忍不住想分享給大家,
 愛孩子的媽咪們,一起來試試看吧~~~^^
 ~ 米奇媽 |  |  
 |  |  |